冰堵问题:不容忽视的 “小麻烦”冰堵堪称 BOG 再液化装置运行中的 “常客”,其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。除了九丰 LNG 装置中出现的冷箱 J-T 阀冰堵情况,在某小型 LNG 储罐的 BOG 再液化系统中,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冰堵事件。该小型储罐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对干燥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,投入使用后不久,就发现 BOG 再液化装置的换热效率明显下降,经检查发现是换热器内部流道被冰堵塞。这直接导致 BOG 无法顺利通过换热器进行冷却液化,大量 BOG 只能通过放空阀排放,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。
冰堵的更多成因探究
除了储罐开车干燥不彻底这一主要原因外,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引发冰堵。在 LNG 装卸过程中,如果操作不当,外界空气可能会进入系统。外界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,这些水分随着 BOG 进入再液化装置后,在低温环境下极易结冰。例如,某 LNG 运输船在进行装卸作业时,由于装卸臂的密封性能不佳,导致少量空气渗入,一段时间后,船上的 BOG 再液化装置就出现了冰堵现象。
另外,冷剂系统的泄漏也可能间接导致冰堵。冷剂系统中的冷剂泄漏会使系统的制冷效果下降,进而导致 BOG 的冷却温度不稳定。当温度出现较大波动时,原本溶解在 BOG 中的水分会因温度变化而析出,在低温下凝结成冰,逐渐堵塞流道和阀门。
冰堵的预防与解决新方法
预防冰堵,除了做好前期干燥工作外,在 LNG 装卸过程中,要确保装卸臂等连接设备的密封性能良好。定期对装卸臂的密封件进行检查和更换,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系统。同时,加强对冷剂系统的监测,及时发现并处理冷剂泄漏问题,保证系统制冷效果的稳定。
当发生冰堵时,除了复温处理,还可以采用化学除冰的方法。在确保系统安全的前提下,向堵塞的流道中注入适量的甲醇等防冻剂,这些防冻剂能降低水的冰点,使冰逐渐融化。但使用化学除冰法时,要严格控制防冻剂的用量,避免对系统造成腐蚀或影响 LNG 的纯度。
在检测冰堵位置方面,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。通过向设备管道发射超声波,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冰堵以及冰堵的具体位置,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精准的依据。
设备故障:影响运行的 “拦路虎”
BOG 再液化装置的设备众多,其故障类型也多种多样,每一种故障都可能对装置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压缩机的更多故障类型及应对
除了密封件磨损和叶轮损坏,压缩机的轴承磨损也是常见故障。在某 LNG 储罐的 BOG 再液化装置中,压缩机运行时出现异常振动和噪音,经拆解检查发现是轴承严重磨损。轴承磨损会导致压缩机的转子偏心,影响其转动精度,进而降低压缩效率,甚至可能引发转子与定子的摩擦,造成更严重的设备损坏。
轴承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润滑不良或润滑油受到污染。如果润滑油的油量不足、油质变差,或者润滑油中混入了杂质,都会加剧轴承的磨损。为预防轴承磨损,要建立完善的润滑油管理制度,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油质,按照规定的周期更换润滑油,并对润滑油系统进行过滤净化,防止杂质进入。
当发现压缩机出现异常振动或噪音时,应立即停机检查。若确认是轴承磨损,需及时更换轴承。更换轴承时,要选择与原型号匹配的优质轴承,并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安装,确保轴承的安装精度。更换后,要进行试运转,监测压缩机的振动、温度等参数,确保其运行正常。
压缩机的冷却系统故障也会影响其正常运行。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将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,保证压缩机的工作温度在合理范围内。如果冷却水管路堵塞,或者冷却水泵故障,会导致冷却效果下降,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。过高的温度会使压缩机的密封件老化加速,降低其使用寿命,甚至可能引发压缩机过热停机。
为避免冷却系统故障,要定期对冷却水管路进行清洗,清除管路内的污垢和杂质,保证水路畅通。同时,定期检查冷却水泵的运行状况,包括水泵的转速、压力、振动等参数,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。在夏季等高温季节,要适当增加冷却水量,提高冷却效果。
换热器的故障及处理
换热器是 BOG 再液化装置中实现热量交换的关键设备,其常见故障包括泄漏和结垢。某 LNG 接收站的 BOG 再液化装置中,换热器出现泄漏问题,导致 BOG 与冷剂混合,不仅影响了再液化效果,还造成了冷剂的浪费。经检查发现,泄漏是由于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腐蚀穿孔所致。
换热器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介质腐蚀、振动疲劳和安装不当等。BOG 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,长期与换热管接触会导致腐蚀;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会使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部位产生疲劳应力,久而久之可能出现松动或断裂;安装时如果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不紧密,也会出现泄漏。
为预防换热器泄漏,要选择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换热管和管板,如采用不锈钢材质。同时,在装置设计时采取有效的防振措施,减少振动对换热器的影响。安装过程中,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,确保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紧密。
当发现换热器泄漏时,要及时停机处理。对于泄漏的换热管,可以采用堵管的方法,将泄漏的换热管两端封堵,使其不再参与换热。如果泄漏的换热管数量较多,影响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,则需要更换换热器。在更换换热器时,要对新换热器进行严格的打压试验,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。
换热器结垢也是影响其换热效率的重要因素。BOG 中可能携带一些杂质,在换热过程中会逐渐沉积在换热管的内壁上,形成污垢。污垢的导热系数较低,会增加传热热阻,降低换热效率。例如,某 BOG 再液化装置的换热器因结垢,其换热效率下降了 30%,导致 BOG 的液化率降低。
为防止换热器结垢,要加强对 BOG 的过滤处理,减少进入换热器的杂质含量。同时,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清洗。清洗方法包括化学清洗和机械清洗,化学清洗是采用合适的清洗剂对换热管进行浸泡和冲洗,清除污垢;机械清洗则是利用高压水射流或刷子等工具对换热管内壁进行清理。清洗周期应根据换热器的结垢情况确定,一般每年至少清洗一次。
阀门的故障及解决
阀门在 BOG 再液化装置中起到控制流体流量和压力的作用,其常见故障有卡涩和执行器故障。阀门卡涩会导致阀门无法正常开关,影响流体的调节。某 BOG 再液化装置中,控制 BOG 流量的调节阀出现卡涩现象,导致 BOG 流量不稳定,影响了再液化系统的压力平衡。经检查发现,卡涩是由于阀门内部进入了杂质,或者阀门的阀芯与阀座磨损所致。
为避免阀门卡涩,要在阀门前安装过滤器,过滤掉流体中的杂质。同时,定期对阀门进行维护保养,包括对阀门的阀芯、阀座进行检查和研磨,涂抹润滑脂,保证阀门的灵活运转。对于长期不动作的阀门,要定期进行手动操作,防止阀门卡涩。
阀门执行器故障会导致阀门无法按照控制信号进行动作。执行器分为电动、气动和液压等类型,电动执行器的常见故障有电机损坏、控制板故障等;气动执行器的常见故障有气源压力不足、气缸漏气等。执行器故障会使阀门失去控制,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。
为预防执行器故障,要定期检查执行器的运行状况。对于电动执行器,要检查电机的温升、电流等参数,定期对控制板进行除尘和检测;对于气动执行器,要保证气源压力稳定,定期检查气缸的密封性能,更换老化的密封件。当执行器出现故障时,要及时维修或更换,确保阀门的正常控制。
工艺不稳定:困扰效率的 “隐形杀手”
工艺不稳定会导致 BOG 再液化装置的运行效率大幅下降,增加运营成本,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除了之前提到的案例,不同场景下还有更多因工艺不稳定带来的问题。
在某小型 LNG 储罐的 BOG 再液化装置中,由于储罐的保温层出现破损,导致外界热量大量传入储罐内部,使 BOG 的产生量大幅增加。而 BOG 再液化装置的处理能力有限,无法及时处理突然增加的 BOG,导致储罐内的压力急剧升高,只能通过放空 BOG 来降低压力,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。
工艺不稳定的更多原因分析
除了储罐保温效果、环境温度变化、LNG 装卸操作等因素外,BOG 压缩机的性能波动也是导致工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。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排气量如果出现波动,会直接影响 BOG 进入再液化系统的压力和流量,进而导致工艺参数的不稳定。
另外,冷剂系统的参数变化也会影响工艺稳定性。冷剂的流量、压力、温度等参数的波动,会使 BOG 的冷却效果不稳定,导致 BOG 的液化率忽高忽低。例如,冷剂流量突然减少,会使 BOG 的冷却不足,液化率下降;冷剂压力波动过大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。
工艺不稳定的解决与优化
针对储罐保温层破损导致的工艺不稳定,要定期对储罐的保温层进行检查,发现破损及时修复或更换。在储罐的设计和建造阶段,要选择优质的保温材料,提高保温层的施工质量,减少热量的传入。
对于 BOG 压缩机性能波动的问题,要加强对压缩机的维护保养,定期对压缩机进行性能测试,及时发现并处理影响压缩机性能的故障。同时,在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压力、流量监测仪表,实时监测压缩机的运行参数,当参数出现波动时,及时调整压缩机的运行状态,或切换至备用压缩机。
为稳定冷剂系统的参数,要优化冷剂系统的控制策略。通过精确控制冷剂的流量、压力和温度,保证冷剂系统的稳定运行。可以采用先进的 PID(比例 - 积分 - 微分)控制算法,根据 BOG 的流量和温度变化,自动调节冷剂的供给量。同时,在冷剂系统中设置缓冲罐,减少冷剂流量和压力的波动。
在手动调节方面,操作人员要积累丰富的经验,根据季节变化、LNG 装卸量等因素,预判 BOG 产生量的变化趋势。例如,在夏季高温天气,要提前增加 BOG 再液化装置的处理负荷;在 LNG 装卸作业前,要适当提高系统的压力,防止装卸过程中压力波动过大。
能耗过高:增加成本的 “负担”
BOG 再液化装置的能耗过高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,这不仅会增加运营成本,还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。某 LNG 接收站的 BOG 再液化装置,其压缩机的能耗占整个装置总能耗的 60% 以上,由于压缩机的运行效率较低,导致装置的整体能耗偏高。
能耗过高的原因
能耗过高的原因主要有设备效率低下、工艺参数不合理和系统匹配不佳等。压缩机、泵等转动设备的效率如果低于设计值,会导致能耗增加。例如,压缩机的实际排气压力高于设计值,会使压缩机的轴功率增大,能耗上升。
工艺参数不合理也是导致能耗过高的重要因素。如果 BOG 的压缩比过大,或者冷剂的蒸发温度过高,会使再液化过程中的能耗增加。此外,系统的保温性能不佳,会导致冷量损失增加,为了维持装置的低温环境,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。
系统匹配不佳主要指 BOG 再液化装置的各设备之间的能力不匹配。例如,压缩机的处理能力大于换热器的换热能力,会导致部分 BOG 无法及时液化,需要重新压缩,增加了能耗;或者冷剂系统的制冷量与 BOG 的冷却需求不匹配,也会造成能耗浪费。
降低能耗的解决方案
为降低能耗,首先要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。定期对压缩机、泵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,保证设备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。对于效率过低的老旧设备,要及时进行更新换代,选用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。例如,采用变频压缩机,根据 BOG 的流量变化调节压缩机的转速,提高压缩机的运行效率。
优化工艺参数也是降低能耗的关键。通过试验和模拟计算,确定最佳的 BOG 压缩比、冷剂蒸发温度等工艺参数。在保证再液化效果的前提下,尽量降低压缩比,降低冷剂的蒸发温度,减少能耗。同时,加强系统的保温措施,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,减少冷量损失。
合理匹配系统各设备的能力。在装置设计阶段,要进行详细的工艺计算,确保压缩机、换热器、冷剂系统等设备的能力相互匹配。在运行过程中,根据 BOG 的产生量和性质变化,及时调整各设备的运行负荷,使系统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。
此外,还可以采用能量回收技术。BOG 在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可以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这些热量回收利用,如用于加热热水或驱动其他设备,提高能源的利用率。
安全隐患:不容忽视的 “红线”
BOG 是易燃易爆气体,BOG 再液化装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。任何安全隐患都可能引发火灾、爆炸等严重事故,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某 LNG 储罐区曾因 BOG 泄漏,遇到明火发生爆炸,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
安全隐患的类型及成因
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气体泄漏、静电危害、防爆设备失效等。气体泄漏的原因主要有设备密封不良、管道腐蚀、阀门损坏等。BOG 泄漏后,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,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。
静电危害是由于 BOG 在流动过程中与管道、设备摩擦产生静电,如果静电不能及时导除,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电火花,引发爆炸。静电产生的多少与 BOG 的流速、管道材质等因素有关,流速越快、管道导电性越差,产生的静电就越多。
防爆设备失效会使装置失去防爆能力。防爆设备包括防爆电机、防爆灯具、防爆开关等,如果这些设备的防爆性能下降或失效,在存在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,可能会产生火花,引发爆炸事故。防爆设备失效的原因主要有设备老化、损坏、维护不当等。
安全隐患的预防与应对
为防止气体泄漏,要加强对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能检查,定期更换密封件。对于易腐蚀的管道,要采用耐腐蚀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,定期进行壁厚检测,发现腐蚀严重的管道及时更换。同时,在装置的关键部位安装气体泄漏检测报警器,实时监测 BOG 的浓度,一旦发现泄漏及时报警并采取处理措施。
为消除静电危害,要做好静电接地工作。装置的所有设备、管道都要进行可靠的静电接地,接地电阻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。同时,控制 BOG 的流速,避免流速过快产生过多的静电。在管道的弯头、阀门等部位,要采取防静电措施,如安装静电消除器。
为保证防爆设备的性能,要定期对防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。按照相关标准对防爆设备的防爆性能进行检测,发现设备老化、损坏的及时更换。在日常维护中,要避免对防爆设备的防爆面造成损伤,确保防爆设备的完整性。
此外,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,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,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。定期进行安全演练,使操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,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、正确地进行处理,减少事故损失。
BOG 再液化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是 LNG 产业链顺利运转的重要保障。面对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,我们要深入分析原因,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。通过不断总结经验,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设计,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,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,才能确保 BOG 再液化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,为 LNG 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