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种危险化工工艺-氟化工艺
含氟有机化学品,以其独特性质,在医药、材料以及制冷剂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,因此备受研究者的瞩目。特别是含氟制冷剂,它占据了全球制冷剂市场的半壁江山,占比高达53%。在制备这类含氟制冷剂的工艺中,采用氟化氢作为氟源的氯代烃氟化方法是一种通用手段,具体又可分为液相和气相两种氟化工艺。其中,液相氟化工艺由于反应温度较低且技术成熟,因此在含氟制冷剂的生产中更为常用。
氟,作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,在自然界中却是卤素中含量最少的。氟在自然界中几乎不以游离状态存在,而是多以离子的形式藏匿于氟矿之中。迄今为止,人们发现的天然有机氟化代谢产物寥寥无几,不足20种。当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,虽然分子的立体结构不会改变,但其电子结构却会发生显著变化。例如,碳氟键易于断裂,氟原子具有强大的吸电子能力,容易形成离子键。此外,由于氟的强电负性,引入氟化官能团可以改变分子的极性,影响其酸碱性,并调节分子的亲脂性。
正是这些独特的性质,使得含氟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备受关注。目前,这类化合物在农药、医药、制冷剂、电子化学品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,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
氯化、溴化和碘化反应普遍为亲电性质,然而,亲电氟化反应相对罕见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亲电氟化试剂的种类较少,主要包括氟气和少数有机氟化试剂。其中,氟气是一种极具毒性的气体,因此在将其作为氟源使用时,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谨慎操作。由于氟的电负性极强,氟气所能提供的氟正离子相对有限,这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。除了氟气外,二氟化氙和次氟酸盐也是常用的亲电氟化试剂,但同样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。
由于绝大多数氟化工艺都存在较高的危险性,采用连续流反应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反应过程的安全性。氟气因其极高的电负性、反应活性和原子经济性而受到关注。然而,氟气的强腐蚀性、剧毒性和氟化反应的快速放热性也带来了诸多挑战。通过连续流氟气氟化工艺,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。在氟气为氟源的氟化反应中,大多数反应都是气液相反应。近年来,人们开发了多种使用氟气的连续流氟化反应器,根据气液流动形式的不同,这些反应器可分为降膜反应器、微气泡反应器和层流反应器。其中,降膜反应器和微气泡反应器的尺寸较小,通常在1000um以下,而层流反应器的尺寸则较大,通常在1000um以上。
相较于无机氟化试剂如氟气、氟化氢和氟盐,使用有机氟化试剂作为氟源的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,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底物的需求。然而,有机氟化试剂的价格偏高,原子利用率相对较低,因此更适合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化学品。
氟盐作为一种常用的氟源,价格亲民且来源广泛。然而,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,这导致在连续流工艺中容易引发反应器堵塞的问题,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。目前,主要使用固定床反应器来解决这一问题。
在工业应用中,考虑到大型反应釜的设备投资、承压范围以及制造工艺等因素,液相釜式氟化通常采用碳钢材质的反应釜。然而,这种材质的反应釜容易发生局部区域的点蚀现象。
管道化反应器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无缝钢管设备,尺寸小、成本低,且有多种材质的商品化管道可供选择。其内部反应物料的流动近似为平推流,几乎无物料滞留,这有助于减少点蚀的发生。此外,管道化反应器具备较大的生产能力,且在线反应量小,即使发生穿孔,物料泄露也相对较少。
为了提高液相氟化过程的安全性,我们设计了一套综合性的液相管道化氟化小试装置。该装置集物料存储与输送、连续氟化反应、压力控制、物料循环回收、气体产物槭洗和收集等功能于一体,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液相氟化反应的效率和安全性。
案例介绍:液相管道化氟化制备二氟甲烷

图1 液相管道化氟化小试装置筒图
(1、2、4、7~9、12、14:阀门;3:氟化氢储罐磅秤;5、10:压力表;6:氟化氢储罐;11:二氯甲烷储罐;13:二氯甲烷储罐磅秤;15、17、19、20、25、28、33:阀门;16:氟化氢泵;18:二氯甲烷泵;21、24、26、27、31:压力表;22:二氯甲烷预热装置;23:预热管路;29、34:温度计;30:反应冷却装置;32:冷却管路;35:管道化反应器加热装置;36:管道化反应器;37、38、46、48、51、52、54~57、59、60、62:阀门;39、47、49:压力表;40:稳压罐;44:分液罐;50:碱洗塔;53:水洗罐;55、58:排水罐)
开启二氯甲烷预热装置(设定成80℃)、管道化反应器加热装置(按照反应温度设定)和反应冷却装置中的循环冷却水,通过分液罐上的阀门通入氮气,至压力表的读数均迖到反应设定压力,按照反应设定流量设置后打开氟化氢泵和二氯甲烷泵,开始反应。反应时,通过调节稳压罐上的阀门的开度,保持反应过程中的压力稳定。反应结束后,关闭二氯甲烷预热装置和管道化反应器加热装置,打开稳压罐上的阀门将压力降为常压,关闭氟化氢泵,继续打开二氟甲烷泵对管路内的物料进行冲洗,避免氟化氢残留积累造成对管路的腐蚀,最后用氮气将装置内的气体置换三次,并将分液罐内的物料排入氟化氢储罐和二氯甲烷储罐。

设备参数
压力0.6~2.5MPa,温度80~120℃,氟化氢流量<200ml/min。在该操作边界条件范围内,氟化氢流量≤200mlmin时,腐蚀速度小于0.05mm/y。
航烨能源与中科院携手并肩,历经多年磨砺,凭借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不懈的创新追求,专注于微通道和管式反应器的深度研发、创意设计、高效制造以及全方位安装服务。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为客户量身定制系统解决方案,力求全方位满足您的需求。
我们深信,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,我们必将共同推动氟化工艺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,共创辉煌的未来。我们期待着与您携手共进,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!